科技助农赋能乡村振兴 青春力量点亮霍邱特色产业
在骄阳似火的七月盛夏,为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积极响应国家乡村振兴战略的伟大号召,7月3日至5日,安徽新华学院电子工程学院/智能制造学院“志电先锋”青年实践团奔赴六安市霍邱县,开展了为期三天的“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团队聚焦科技助农、教育帮扶和产业调研等重点领域,以扎实有效的实际行动助力乡村振兴,为当地发展注入了蓬勃活力。
科技赋能农业:无人艇试水打开新视野
活动启动首日,团队成员前往中心店村委会开展座谈,聚焦“一季稻一季虾”特色产业,详询种养模式、收益及发展瓶颈,为助力产业升级收集一手资料。会后,团队成员们前往田间地头,实地探访了当地特色生态种养基地。在团队专业老师的指导下,由学院睿航团队自主研发的无人艇养殖设备进行了下水作业实验,精准高效地完成了水质监测等精细工作任务,还出色地进行了精准投喂等操作。一位围观的老农看着这充满科技感的一幕,感慨道:“传统养殖靠经验,现在靠数据。科技真能改变传统农业啊!”此外,无人艇团队成员还主动与当地农户就农业从传统向机械化、智能化转型展开深入交流。他们结合自身专业知识和技术优势,为当地农业现代化发展提供了新思路。
图为无人艇养殖船下水实验。爱心传递温暖:科普教育守护乡村未来
次日上午,乡村教育成为团队关注的焦点。村委会办公室里,一场别开生面的科普课堂正温馨上演。团队成员将孩子们分成小组,俯身为他们手把手示范,耐心指导着科普教具的拼装技巧。一年级的小女孩紧盯手中的彩虹台灯装置,指尖在零件间灵活穿梭。当按下开关的瞬间,五彩光芒点亮了她的眼眸,她惊喜地扬起小脸喊道:“快看呀!我做的台灯亮了,这灯光像彩虹一样美!”
办公室外的空地上,热闹的无人机体验活动同样吸引着孩子们的目光。团队成员先操控无人机做了示范飞行,孩子们则按序排好队,眼中满是期待。“按下这个按键,无人机就能腾空而起;轻轻推动摇杆,就能指引它飞向不同方向。”在细致讲解和手把手辅助下,孩子们亲手操控的无人机一个个冲上天空,引来阵阵欢呼。
活动尾声,团队为每位小朋友送上了精心挑选的科普书籍,笑着鼓励道:“希望这些书能成为你们探索科学的小钥匙,永远保持这份对世界的好奇与热爱!”
图为实践团成员正在进行科普教育活动。
产业振兴调研:特色养殖链撬动共同富裕
行程最后一日,调研团队走进霍邱县花园镇,聚焦当地鹅肝特色产业展开深入调研。在牧康鹅业有限公司养殖基地,团队实地探访从养殖到加工的完整产业链,通过与工作人员面对面交流,详细了解产业运营模式与发展成效。
调研发现,该特色产业不仅为当地创造了大量就业岗位,更有效带动村民收入显著提升。团队负责人表示,花园镇依托资源优势培育特色产业的实践极具借鉴意义,后续将梳理调研成果,为产业优化升级提供针对性建议,助力乡村特色经济持续向好发展。
图为团队成员向老板进行养殖方面的调研。
青春力量绽放:乡村振兴路上的希望
为期三天的实践活动里,大学生们的足迹遍布霍邱的田垄与村舍:在稻虾共作的田间记录亩产数据,在牧康鹅业的车间观察鹅肝深加工流程,在村头的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帮孩子们辅导功课。这些亲身体验,让他们从稻穗的饱满里读懂产业振兴的分量,从村民翻新民居时的笑容里触摸乡村振兴的温度,对“乡村振兴不是抽象概念,而是千家万户的好日子”有了更鲜活的认知。
三天的实践,早已超越简单的“付出与收获”,更成了一场青春与乡土的双向奔赴。这个 (朱昊泽 张正义 )
图为实践团成员合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