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国内资讯

选调十年记:深耕吉林沃土 绽放最美芳华

又是一年秋天。望向五彩斑斓的漫山红叶,心中思绪万千。当初那个面容稚嫩、略显青涩的小女孩,如今已在吉林这片广袤大地跋涉了十个春秋。三千多个日夜,我洗去了懵懂无知,成就了一…

又是一年秋天。望向五彩斑斓的漫山红叶,心中思绪万千。当初那个面容稚嫩、略显青涩的小女孩,如今已在吉林这片广袤大地跋涉了十个春秋。三千多个日夜,我洗去了懵懂无知,成就了一段刻骨铭心的记忆。此时此刻,我不禁想要回望这10年基层工作的“来时路”,与您这位老友聊聊坎坷与收获、蜕变与成长。

奋楫扬帆:从“应届毕业”到“基层选调”,褪“书卷气”沾“泥土味”。2015年大学择业阶段,怀揣广阔天地、大有作为的理想,我考录为桦甸市金沙镇选调生。还记得10月19日那天,我兴奋地赶最早一班小客车前往金沙报到,到镇里后,领导和同事们的问话便给了我“当头一棒”:“小姑娘,你能在这长呆不?”“乡镇工作你能受得了吗?”等等。这些质疑的声音让初出茅庐、渴望在基层展示一番作为的我对未来产生了些许担忧。没两天,我被派往曙光村协助村书记开展工作。曙光村是朝鲜族村、人口少、老弱群体多。到村后,我发现自己在说话方式、生活习惯等方面都与这里格格不入,为了尽快适应环境,在完成每日的工作后,我主动深入田间地头看情况、走进村民家中话家常,一跑就是一小天,经常折腾得蓬头垢面,从村屯环境卫生整治一线到秸秆离田前沿,再到入户宣讲森林防火、清收还林、惠农政策等,我从一名青涩的大学生摇身变为脚底沾泥的基层干部,将根深深扎进了基层沃土,也真切明白了只有让自己浸透了泥土气息,才能走进老百姓的心坎里。

破题前行:从“躲在人后”到“独当一面”,练“金刚钻”揽“瓷器活”。基层工作虽千头万绪,但只要虚心请教、勤于思考,总能找到破解办法。到基层工作的第一课,便是与村民们打交道,这对于毫不了解农村工作的我来说,着实很挠头,我决心向实践学,化身“跟屁虫”和村委会前辈们共同入户宣传、调节矛盾纠纷等,从见样学样开始,学习与群众打交道的方法,将党和政府的政策化为群众听得懂的语言讲出来,和老百姓慢慢知彼、交心、共情,从沉默不语到侃侃而谈,这让我切身体会到:坐在办公室里都是问题、走出去才有答案,唯有双脚沾满泥巴,张开嘴、迈开腿,方能架起干群之间的“连心桥”。正因为有了村里的“破冰解题”,让我之后在面对专业性强的法制审核、冗杂细致的文秘文书、思维缜密的信息撰写、烧脑耗时的文字综合等新的工作岗位时手里有方、脚下不慌,逐步成长为领导的得力助手、单位的中坚力量。

心有所向:从“畏手畏脚”到“施展拳脚”,祛“稚嫩劲”锻“铁肩膀”。初到基层,人生地不熟、行动上束手束脚,内心也有诸多焦虑和不安。面对基层人少活多、权小责大的现实,我曾一度质疑自己当初扎根基层的选择。偶然一次搜索网页,赫然看到“乡村振兴网”这5个字,好奇点开一探究竟,发现这里的宣传栏目既形式多样、又紧扣三农工作,不仅刊发乡村振兴方面的政策解读、工作要闻,更有全国各地在乡村振兴方面好的经验做法、工作动态等,同时还有很多思想性强、指导性足的评论文章。慢慢地,每日登录乡村振兴网学习成为我每日的“必修课”,从网站上,我积累了许多助力乡村振兴的好思路、好做法,更从很多像我一样扎根基层的干部身上获取了前行力量。您就像是一位虽未曾谋面却心心相印的老友,陪伴和鼓励我度过了那段迷茫时光。在您正能量的感召下,我很快由之前的自我怀疑转为踏实工作:“桦甸好青年”“吉林市关心下一代工作先进工作者”等荣誉也悉数收入囊中。是您的日夜相伴,让那些难捱的“扎根时光”如此热辣滚烫,指引我奔赴新的山海。

道阻且长,行则将至。吉林这方天地,不仅磨砺了我的双脚,更重塑了我的灵魂。选调十年,答案藏在眼泪里、也凝结在汗水中,更体现在日拱一卒的点滴成长间。这段时光让我懂得,唯有将心沉入泥土、与百姓同坐一条板凳才能收获最扎实的成长;唯有将根须深扎于人民沃土,不忘初心、砥砺前行,终将收获最绚丽的“破茧成蝶”。

(吉林市船营区委组织部 刘群)

本文来源于网络,不代表门户网站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showinfo-2-16168-0.html

相关推荐

留言与评论(共有 条评论)
   
验证码:
联系我们

联系我们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 9:00-17:30

关注微信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关注微博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