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国内资讯

西华师范大学学生走进丰产社区为推普赋能

2025年7月24日至7月29日,西华师范大学“乡音新语”推普小分队、南慈西华师大志愿服务分队赴四川省南充市营山县回龙镇丰产社区,开启了一场以“推广普通话&rdqu…

2025年7月24日至7月29日,西华师范大学“乡音新语”推普小分队、南慈西华师大志愿服务分队赴四川省南充市营山县回龙镇丰产社区,开启了一场以“推广普通话”为核心,以汇演为纽带的三下乡实践之旅。本次活动涵盖来自西华师范大学文学院,新闻传播学院,数学与信息学院,商学院和来自四川师范大学广告学的优秀学生。以青春力量响应“语润乡土”的号召,希望通过多元专业优势的融合,让普通话在乡村落地生根,为营山县的乡村振兴事业注入语言文化动能。

一、初见:整装待发,锚定方向

对接老师召开动员大会暨安全培训会 李秋燕 供图

7月24日抵达营山后,在当地对接老师的细致引导下,志愿者们迅速召开动员大会与安全培训会。从服务对象的特点到社区的实际情况,每一项讲解都让成员对此次任务有了更清晰的认知。

二、相识:破冰互动,邂逅纯粹

志愿者们为孩子们开展破冰活动 王贝菱 供图

7月25日,志愿者们带着精心设计的趣味游戏走进儿童服务站。从最初的羞涩,到主动分享口袋里的糖果,孩子们的快乐简单又直接,那份不掺杂质的单纯,瞬间融化了志愿者们初来乍到的拘谨。

三、耕耘:排练相伴,美好包围

接下来的日子里,排练成了志愿者们与孩子们的日常。从发音纠正到动作指导,从台词记背到队形编排,志愿者们耐心陪伴,孩子们认真学习。有时会遇到节奏卡壳、动作不协调的小难题,但一句“我们再试一次”,总能让大家重新振作。课堂上的专注、休息时的嬉笑,都成了这个夏天最动人的画面。

四、采风:走进田园,感知乡土

丰产葡桃园宣传片拍摄 王贝菱 供图

7月27日,志愿者们走进丰产葡桃园。亲手触摸饱满的葡萄串,倾听种植户讲述瓜果培育的故事,不仅调研了营山葡萄、西瓜的特色产业,更真切感受到了乡土大地的生机与活力。这份对营山的了解,也悄悄融入了此次汇演节目中,让语言传递更有温度。

五、攻坚:彩排磨剑,迎难而上

7月28日距离汇演越来越近,志愿者和孩子们迎来了第一次完整彩排。站在礼堂里,才发现有些细节还需要打磨:有的孩子在灯光下会紧张得忘词,节目之间的衔接也比预想中慢了一点,就连背景音乐的音量,都需要反复调试。志愿者们蹲下来和孩子们轻轻沟通,原本以为他们会怯场,没想到一个个仰着小脸说:“我们再练一会儿就好啦!”那些需要完善的小问题,在彼此的耐心配合里,慢慢变得顺畅起来。

六、绽放:汇演落幕,温情不散

7月29日汇演当天,小小的礼堂挤满了前来观看的乡亲与领导。其中,本次出席的嘉宾有:营山县政协文史研究院院长任颖辉;民进营山支部主委周秀英;民进重庆支部兰焰雄;丰产社区书记晏良均;及社区干部营山县博爱志愿者协会会长罗健英;天翼助残社会服务中心主任罗军;麻辣社区营山论坛版主王钢。

尽管礼堂内只有两台风扇,汗水浸湿了衣衫,但当音乐响起,孩子们自信登场的那一刻,所有的疲惫都烟消云散。标准的普通话朗诵、充满童趣的小品、整齐的合唱……每一个节目都凝聚着大家的心血,台下的掌声与欢呼声,是对本次活动最好的肯定。

七、 志愿服务满意度暖心反馈

活动满意度调查表 杜奕衡 供图

从调查表反馈来看,家长们对本次志愿服务整体满意度超高,“非常满意”成为高频选择!这背后,是志愿者们7天里,用趣味课堂教拼音游戏、绕口令擂台,让孩子们在欢乐中提升普通话;是编排拼音汉字操、诗文朗诵等展演,把营山特色文化融入普通话学习;是带领孩子走访调研,推动“老少结对”互学、“家庭普通话日”倡议的用心付出。每一份认可,都让志愿者们坚信:推普路上的汗水,值得!

八、结语

回望这七天,志愿者们带着“推广普通话”的任务而来,也被孩子们的单纯与美好深深打动:最珍贵的成长,是在付出爱时,也收获了最纯粹的爱。这场夏日之约虽已落幕,但那些藏在笑容里的温暖、刻在记忆里的纯粹,将永远照亮前行的路。

(通讯员:王贝菱)

本文来源于网络,不代表门户网站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showinfo-2-15972-0.html

相关推荐

留言与评论(共有 条评论)
   
验证码:
联系我们

联系我们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 9:00-17:30

关注微信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关注微博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