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师是立教之本、兴教之源,承担着让每个孩子健康成长、办好人民满意教育的重任。总书记曾指出“教师是教育工作的中坚力量。有高质量的教师,才会有高质量的教育。做好老师,就要执着于教书育人,有热爱教育的定力、淡泊名利的坚守,就要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扎实学识、有仁爱之心。”师德是教师的灵魂,是恪守师道尊严的核心。总书记的话,时刻勉励着广大教师自觉增强立德树人、教书育人的荣誉感和责任感,学为人师,行为世范,努力当好学生健康成长的指导者和引路人。
广大教师应常“修枝”,巩固思想引领这一根本。教师要不断提高道德修养,自觉做到以德立身、以德立学、以德施教,自觉践行高尚师德,在教育教学中时刻自重、自省、自警、自励,自觉做到以德育德,真正成为塑造学生品格、品德、品位的“大先生”,让每一名学子都始终充满自信地追逐人生梦想,享受学有所成的喜悦。要利用学生对教师的学术崇拜,给予学生正确的政治熏陶和价值导向,促进学生政治思想的健康发展。教师必须清醒认识并勇于承担自己的育人责任,不能狭隘地认为思想引领是学生工作的任务、是辅导员的职责,要彻底解决专业教育和思政教育“两张皮”的问题,寓价值塑造、思想引领于知识传授、能力提升之中,使各类课程与思政课程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从而实现育人和育才相统一、德育和智育相统一。
广大教师应多“施肥”,把握能力塑造这一关键。要想给学生一杯水,自己必须要有一桶水,所以教师要不断提高自身的专业素养和业务水平。自我提升是通过教师对自身教学过程的反思、研究与实践,掌握教学规律,创新教学方法,从而推动教学改进,是提升教师能力的根本路径。教师需要具有自我学习能力,通过自我学习,夯实学科知识,拓张知识储备,开阔知识视野,在教学过程中做到居高临下,游刃有余。同时,要引导学生把学习作为首要任务,作为一种使命、一种责任、一种兴趣,注入到充满激情与理想的青春岁月之中,融化进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之中,让勤奋学习成为青春远航的动力。
广大教师应勤“培土”,服务立德树人这一目标。三寸粉笔,三尺讲台系国运;一颗丹心,一生秉烛铸民魂。立德树人规定了教育的根本任务,德“立”住了,人才能“树”起来,才能真正成为对国家、社会有用的人才。教师应该承担塑造学生健全人格与价值观的任务,不仅有助于他们的智力与职业发展,而且有助于将学生培养成为具有创新精神、使命感、事业心、进取心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如此,广大教师才能既是做传授知识的“经师”,更是善于育人的“人师”。
“以德立身、以德立学、以德施教”,真正的好老师,就不仅仅是关在校园里和学生中的良师益友,他还应该是也必须是走在社会上、立在公民中的为人表率,这是好老师应尽的社会义务和应起到的社会价值。只有良好的师德师风成为社会风尚,维护教育行业的公平公正,让教育的意义和价值充分体现,才能让学生沐浴在阳光下快乐学习和成长。(德宏师范学院 严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