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动贵州红色旅游与文化旅游深度融合发展的对策建议
陈 政
内容提要:如何传承红色基因,推动贵州红色旅游与文化旅游深度融合发展,是当前文化建设高质量发展面临的重大课题。有效解决这个课题,一个重要途径就是推动红色旅游与文化旅游的深度融合。近年来,有着丰富红色旅游资源的贵州铆足了劲儿,掀起一个个贵州红色旅游的高潮。但作为开展红色旅游较早的省份之一,其红色旅游似乎一直游走在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与市场之间,不断求解和探索如何将贵州红色旅游与文化旅游两者有机融合形成产业之路,以实现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双丰收,本文就传承红色基因,推动贵州红色旅游与文化旅游融合高质量发展的提出对策建议。
关 键 词:传承红色基因 红色旅游与文化旅游 对策建议
二十大报告指出:“坚持以文塑旅、以旅彰文,推进文化和旅游深度融合发展。”贵州有丰富的红色旅游资源,与全国其他地区相比,贵州以长征文化为重点的红色旅游资源具有以下特点:一是知名度高,震撼力强,红色品牌突出,有很好的市场号召力;二是传奇性、趣味性、参与性强,便于打造成为受市场欢迎的旅游产品;三是与贵州少数民族文化、绿色生态等旅游资源相伴相生,便于整合集中开发,建设成为复合型旅游产品;四是分布面广、带动性强,可以形成全面发展的格局,扩大受益面;五是作为中国革命的转折之地,贵州以长征文化为重点的红色旅游具有特殊的市场宣传效果。将红色旅游与文化旅游资源优势转变成发展优势,一个重要途径就是推动红色旅游与文化旅游的深度融合。
一、贵州红色旅游与文化旅游资源丰富
一是,以遵义会址为中心,省内大部分地区都有可供发掘的红色文化资源。贵州是中国工农红军长征停留时间最长、留下遗迹最多的省份。1935年1月,中央红军长征经过贵州,中央批准建立了中共贵州省工作委员会。遵义会议和四渡赤水是中国现代历史上光辉灿烂的篇章。遵义会议确立了毛泽东同志在全党全军的领导地位,从此,中国革命转危为安,走向一个个胜利。遵义古城,赤水河畔,乌江两岸,娄山雄关,黎平会议,黔东革命根据地,木黄会师,石阡会议,息烽集中营等多处革命红色历史遗迹,真实地记载着中国工农红军长征和革命先烈们一个个感人的故事,贵州是红色经典的热土,每天接待着大量的中外游客。据调查,红军足迹遍布全省88个县(市、区)中的68个。以遵义会议址为中心,省内大部分地区都有可供发掘的红色文化资源。贵州唯我独有、不可替代的红色旅游资源,现保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