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乡村振兴

科普“食”光,点亮健康——广州卫生职业技术学院古瑶新传实践队三下乡活动

  7月30日,在乡村振兴与健康中国战略的指引下,广州卫生职业技术学院古瑶新传实践队,满怀热忱与使命感奔赴清远市阳山县秤架瑶族乡养老服务中心。他们此行旨在为当地儿童带来…

  7月30日,在乡村振兴与健康中国战略的指引下,广州卫生职业技术学院古瑶新传实践队,满怀热忱与使命感奔赴清远市阳山县秤架瑶族乡养老服务中心。他们此行旨在为当地儿童带来一场别开生面且极具价值的健康科普课,以实际行动助力乡村儿童健康素养的提升,让健康理念在乡村生根发芽 。

  实践队成员们在前期做了大量的准备工作,查阅了众多专业的医学资料,请教了学校的专业老师,精心设计了此次科普课程的每一个环节,就是为了确保给孩子们呈现最科学、最易懂的健康知识 。

  课堂上,队员们充分运用“案例+图片展示+互动”的创新形式,把原本晦涩难懂的健康知识巧妙地转化为生动有趣、易于吸收的内容。一开始,队员们展示了一组触目惊心的儿童龋齿和过度肥胖的真实案例照片,照片里孩子们牙齿上的黑洞和超重的身形让现场的孩子们不禁发出阵阵惊叹。队员们趁热打铁抛出问题:“这些小朋友的牙齿为什么会有黑洞?体重为什么会超标?”瞬间激发了孩子们强烈的好奇心,大家纷纷踊跃猜测,有的小朋友大声说是“糖果吃多了”,有的则笃定是“不爱刷牙”。

  紧接着,队员们顺势揭开谜底——答案其实就藏在孩子们每天习以为常的零食和饮料中。为了让孩子们更直观、更深刻地理解“糖”的概念,队员们拿出精心准备的图片,上面清晰地展示了将一瓶碳酸饮料、一罐果汁和一块蛋糕的含糖量换算成方糖数量后的对比。当孩子们看到一瓶果汁竟然相当于8颗方糖时,现场惊叹声此起彼伏,他们真切地感受到原来生活中有这么多“隐藏的糖”,过量吃糖的危害不再是抽象的概念 。

  进入问答环节,孩子们的求知欲彻底被点燃,问题如连珠炮般不断抛出,比如“为什么不能多吃糖”“无糖食品能不能随便吃”。面对这些问题,队员们耐心且细致地用通俗易懂的语言解释道:“糖是身体必需的能量来源,就像汽车需要汽油一样,适量的糖能让我们充满活力。但要是吃多了,就好比给汽车加了太多油,会让牙齿里的细菌变得异常强大,它们会腐蚀牙齿,导致蛀牙;多余的糖分会在我们身体里转化成脂肪堆积起来,增加肥胖和其他疾病的风险 。”队员们还特别强调,很多标着“无糖”的食品其实含有甜味剂,虽然不含蔗糖,但过量食用依然会影响正常的饮食习惯,不能毫无节制地吃。

  为了让健康饮食理念真正融入孩子们的日常生活,队员们别出心裁地设计了“我的健康食谱”互动环节。队员们热情地邀请孩子们分享自己的日常饮食,有的孩子说“早餐吃包子和牛奶”,有的则说“午餐爱吃米饭和青菜”。针对每个孩子的回答,队员们都给出了个性化的贴心建议,像“早餐加个鸡蛋,就能补充更丰富的蛋白质,让你一上午都精力充沛”“少吃油炸食品,多吃水果,这样能摄入更多的维生素和膳食纤维,对身体更好”,还手把手教大家用“主食+蛋白质+蔬菜”的科学公式来搭配三餐。

  课堂末尾的有奖竞答环节更是将现场气氛推向了高潮,孩子们一个个全神贯注,眼睛紧紧盯着提问的队员,积极抢答“哪些食物更健康”等问题。答对的孩子兴高采烈地领取小奖品,脸上洋溢着自豪的笑容,这不仅极大地活跃了课堂气氛,更让孩子们对所学的健康知识记忆深刻 。

  图为:实践队队员进行健康科普,孩子们参与有奖竞答

  课程结束的下课铃响起时,不少孩子仍意犹未尽,有的拉着队员的手,继续询问关于健康饮食的问题;有的拿着自己写的“健康食谱”,一脸期待地向队员们请教修改意见。从最初对食品营养知识一无所知,到如今学会计算方糖、辨别食物是否健康,这堂课无疑为孩子们打开了一扇通往健康生活的大门。

  图为:实践队与孩子们的合照

  此次科普活动,古瑶新传实践队队员们在为秤架瑶族乡的青幼儿送去健康知识与国家政策的同时,自己也是收获满满。他们切实体会到乡村地区对健康科普的迫切需求,更在与群众的互动服务里,磨砺了意志、增长了才干、强化了社会责任感。未来,突击队将持续深耕乡村,以更多元化的科普活动,为乡村健康事业添砖加瓦,让青春在助力乡村健康发展的实践中熠熠生辉,用行动践行青年“自找苦吃”、把青春奉献给祖国大地的信念。(通讯员: 温文燕)

本文来源于网络,不代表门户网站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showinfo-16-16025-0.html

相关推荐

留言与评论(共有 条评论)
   
验证码:
联系我们

联系我们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 9:00-17:30

关注微信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关注微博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