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面推进融合教育,深化特殊教育普惠发展”2025年7月至8月,南京特殊教育师范学院“星野知行”志愿服务队赴无锡市锡山区,于每周末开展残健共融活动,取主题名“春风化雨 星海同舟”,志在为特需青少年儿童送去温暖与陪伴,用青春实干诠释当代青年的责任担当。
活动伊始,启动仪式暨志愿者培训讲座在无锡市锡山区残疾人综合服务中心举行。志愿服务队结合特需青少年儿童成长特点,围绕沟通技巧、安全防护等内容开展培训,强调平等尊重对待每一个特需孩子,强调平等富有同理心地对待每一位家长。现场,特需儿童家长代表紧握志愿者双手,致辞中表达对专家老师和志愿者团队的感谢,“你们的到来,让泥潭中步履维艰的我们更有前行的力量。”
随后,志愿者团队以家庭访谈为起点,走访20余户特需家庭。在促膝交谈中,志愿者们细致记录家长们关于家庭康复、社会融入的困惑,同步推进“融合教育互助社群”建设。“独行快,众行远”,社群将通过经验分享、小型交流会、社区融合实践平台等,让孤立的家长找到“同行者”,为孩子体系化康复扫除信息差,为孩子融入社会筑牢家庭支撑。
丰富多彩的社区融合课堂,成为孩子们集体成长的舞台。团队践行“残健共融”的融合教育新范式,广泛吸纳青少年学生和社会爱心人士参与活动,通过培训引导,成为“融合教育伙伴”。
美术课上,志愿者教孩子们制作非遗团扇,指尖流转间,夏日西瓜跃然扇面;音乐课上,《小小的我》歌声稚嫩却坚定,手拉手圈满友爱之温馨;劳动课上,揉面、铺料、烘烤,自制豆沙面包的香气中,孩子们掌握一项项生活技能;体育课上,“两人三足”“接力运球”等游戏,让孩子们在运动中强体魄健身心。
社会实践与校园融合活动,让孩子们逐步走进广阔世界。某大型家居商超里,志愿者老师引导孩子根据清单找物品,主动询问商场工作人员寻求帮助,排队结算价格等,基于情境训练设计设计的实践活动,旨在让孩子掌握一般购物流程和商场场景下的规则与社交策略,提升生活适应能力。《浪浪山小妖怪》观影时,志愿者老师们轻声引导,让孩子们适应陌生环境,学习影院的规则秩序;走进特校,体验感觉统合训练室的康复训练活动;走进实验小学,融合教育伙伴们与特需青少年儿童们共同作画,谱写“春风化雨·星海同舟”的温暖诗篇。
成果汇报会上,孩子们的画作、团扇与活动影像相映成趣。汇报会现场某位爱心人士评价:“青年志愿者老师们用专业与热情,为我们的特需家庭点亮了希望之灯。希望你们更多地举办此类活动,陪伴更多孩子们的成长蜕变之路”。志愿者代表、志愿服务队队长诸政宏感言:“从孩子初来乍到时的不知所措,到成功掌握一项项生活技能,我们因纯粹的热爱开启此次旅途,用陪伴助力每一位孩子的成长,希望孩子们快乐成长,未来有光。”
“抱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从家庭访谈的倾听,到社区集体游戏的引导,再到校园、社会融合的实践,“春风化雨·星海同舟”特需青少年儿童暑期融合教育行动,既是当代青年践行社会责任的缩影,更是未来特教人对残健共融新范式的有益探索。“大道之行,天下为公”,当青春力量与博爱塑魂同频共振,便能汇聚成照亮特需群体成长之路的希望光芒,这光芒里,有青年对小家的坚定守护,有对国家的勇敢担当。
南京特殊教育师范学院“星野知行”志愿服务队,以奋斗姿态激扬青春、追逐梦想,为中国式现代化挺膺担当!
(南京特殊教育师范学院“星野知行”志愿服务队 诸政宏)